最近喜欢上了古诗
夜夜冷风吹何处,朝朝花落谁细数,御风弄影谁与共,唯是瑶宫孤寒苦!
怎样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步骤/方法教孩子吟诵诗歌入情悟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感情的吟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还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领会诗的音乐美。出声诵读,要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这种有规律的反复形成的节奏,产生了整齐划一的音乐美感。做到“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便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步入诗的意境。当然,出声诵读要和低声慢吟结合起来。注重整合提升感悟。教学中,选取相同或相近的古诗进行整合,既能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同一主题作品的整合。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有不少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二是同一作者作品的整合。这样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作者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学习陆游的经典古诗《示儿》,就可以带动学生学习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学习古诗固然是要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与作者对话,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应鼓励学生在与人对话、演讲、写作文中恰当引用古诗词。如开展综合实践课,假想有一名沉湎网吧的少年,让学生用古诗词对他进行规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诗句就自然而然地被学生运用。尤其要引导在作文中引用或择用,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文采和说服力。诗歌是充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闲情、乡情、友情、爱国情是诗人反复吟叹歌咏的主题。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能以情感点燃情感,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古诗词。
三年级我是怎样爱上古诗词的作文
童年时期,在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下,我渐渐地喜欢上诵读古诗。一方面,不同诗词的内容能让我体会诗人不一样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能使我在古文中,学习古人们那种不求名利,悠然自得的情怀。
在众多古人中,我喜欢陶渊明所创作的诗词。在他的诗词中,向来以感情真挚,朴素自然为特色,文中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有时也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而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又通过运用虚构的手法,将桃花源描绘成一个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由此也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
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刻画了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的形象;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而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恶劣环境中,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闲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是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而归隐田园的体现,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
每当陶渊明游玩于山水之间时,那一曲曲悲壮的诗篇,那一段段优美的古文,正伴随着你的衣襟,流传千古。此时,我体会到,诗已纳入你的灵魂,不论生活有多贫穷,处境有多落魄,它都依然伴随在你的左右。而当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场的腐朽后,你明白自己已无力改变现实社会的污浊,你心中的那股想法又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做一个行者,不论尘世的喧嚣,选择过安静、悠闲的生活,抛开官场上的压迫、剥削,不是金钱为命,只为自己而活,一生安贫乐道。
陶渊明这位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他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而他的作品,更是让我们这些读者读着亲切,回味无穷。无论是他的人生经历,还是他的田园诗赋,都让我深有感触。而诗词中体现的那种悠然,那种坦然,或许正是你对生活的向往。
爱上古诗《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如何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北大博士来支招
陪孩子读古诗词,首先要“读”。汉字有四声,分平仄,会在诗词中形成错落有致的组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孩子们很容易被这种天然的韵律所吸引。他们喜欢节奏感,喜欢声音的高低起伏。当你一字一句、平缓又有力地念出那些诗词,便是在演奏一首天然的乐章。你的情感,将化作声音的温度。孩子那敏锐的小耳朵,绝对不会放过。他会不自觉地跟上你的节奏,跟着你一起走进诗词。
诗词之美,美在画境。
陪孩子读古诗词,要尽可能给孩子以画面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大漠中的一缕孤烟,长河映衬下的浑圆落日,这是何等壮阔?“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绮罗似的天边晚霞,白练似的澄净江水,这是何等宁静?好的诗词,总是能唤起生动鲜活的画面,给人带来心灵的触动。给孩子讲解诗词,意思的透彻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画面感的营造。孩子们的大脑本来就拥有强大的画面生成能力,当他们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他们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诗词之美,美在想象。
陪孩子读古诗词,还要引导孩子去联想,给他挥洒想象的自由空间。含蓄凝练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色,随之而来的,是无穷的余蕴,让人浮想联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赶路的行人向牧童打听喝酒的地方,牧童的回应,诗歌只用“遥指”的动作来表现。至于行人与牧童的对话场景,都交给读者,任凭想象。不仅如此,这个场景还让人忍不住追问:为何行人要寻找酒家?是因为旅途的疲惫吗?是因为思乡的愁绪吗?又或者二者兼有?在牧童“遥指”之后,行人找到酒家了吗?他的愁绪是否得到了疏解?……孩子们擅长想象,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浩瀚的宇宙。你给他一首想象的帆船,他就能在思想的宇宙中遨游。
音乐之美,绘画之美,想象之美——这是古诗词为我们构筑的美妙世界。陪孩子读古诗词,就是希望他们走进这个世界、爱上这个世界。
爱上古诗有春雪吗?
爱上古诗有春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
孩子每天都在为背古诗而发愁,请问如何让他爱上古诗?
情境激发,引人入胜 :首先是引入故事激趣.
爱上古诗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晋书 地理志》:“汉改雍州为凉州”,《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
王之涣版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版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孟浩然版
凉州词
(唐)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作文:我也爱上了唐诗
从前很不喜欢古诗,觉得晦涩难懂,最主要的问题是每学过一首古诗还必须背过,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偏偏还必须让它在自己的大脑里踩下一脚,这感觉真是痛苦。诚然,幼时的我不懂得“晴翠接荒城”的意境,读“离离原上草”时惟一的想法就是觉得如果带着我的足球在上面奔跑,那感觉肯定很爽。直到那个下雪天,我对古诗的态度才发生质地飞跃。 印象中那天的天空给人有点“黑云翻墨未遮山”的感觉。我一脸悲壮地迈进教室,讲台上的老师抬起头来扫了我一眼,一种不祥的感觉顿时笼罩了我的全身。那天是期末考试回校看成绩的日子,我全然是抱着一种视死忽如归的心情去学校的。因为这回的语文考试的附加题(一向是我的加分王牌)居然是古诗接龙,我绞尽脑汁地想,直到收卷前30秒才挤出来了一句,后来我才知道我还写错了一个字。别的同学有的十多句,最差也能写上三五句;而且这次语文考试中古诗内容所占的分值史无前例的达到了30分,还有一篇课外古诗阅读,我的语文分数自然可想而知。当我拿到试卷傻怔怔地望着试卷上古诗、古文部分大大的叉号时,窗外不知何时舞起的雪花已经覆盖了大地,亮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放学后我和雨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是我们班的“语文大王”,古诗积累了很多,古诗、古文都是她的拿手强项。就说这次考试吧,她古诗文部分不仅一分没丢,古诗接龙的附加题还写了十几句,语文成绩移居全班第一,而我却因为语文的失误被踢出了前十名。我们走在雪地里,“咯吱咯吱”的声响是雪在呻吟。雪花不断的洒在我的身上,也落进了心里,融化成冰凉凉的一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啊。”雨感叹到。我抬起头,望着这皑皑的世间,雪花飞舞,擦过脸颊,留下凉凉的触觉,满腹心结仿佛也如那一片雪花悄悄的融化了。路过一树顶着雪花怒放的红梅,顿时被那种不屈的姿态所震撼,雨感叹:“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我也在搜肠刮肚得想找一句高雅的诗词来赞咏一下,谁知酝酿了半天只吐出两个字“美啊。” 此后,我可以读诗,在诗中我找到了无数种心情,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在门中我望见了“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狼烟战场;看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见却无”的初春风景;我终于懂得:诗,如此美妙。历史的长河奔流中,诗是岁月与感叹凝成的珍珠,沉淀了感情与智慧发出无尽的光芒,璀璨了中华文明,照亮了后人前行的路。 诗,来自岁月,来自生活。懂得了诗,让我开始去读生活。 我爱古诗。
可以先写古诗给我带来了什么感受,在写我爱读古诗,是因为什么,在分别写我爱背古诗、默古诗、抄古诗,是因为什么.
怎样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展开全部
1.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相关信息,一些逸闻趣事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例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相互交流,对苏轼的生平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苏轼三父子和苏小妹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来教学该首诗,就不在让学生感到无趣。
2.利用多媒体营造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多媒体展示的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清澈的泉水、浓密的树荫、初长的荷叶、停落的蜻蜓,让学生看到了作者笔下初夏的美景。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的古筝曲中教学生吟诵这首诗,舒缓,轻悠的旋律让学生仿佛走进了静谧的大山中,看到月色如水洒在挺拔的苍松上。多媒体以它直观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营造出特定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
3.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再现古诗词的情景。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叫两个孩子上台进行表演,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让学生动手去画,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教学张籍的《秋思》时,让学生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到,参与古诗词的情景当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