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来说怎样进行天文观测
定义:借助肉眼、聚光仪器或聚波仪器以及辐射探测器件对天体、宇宙和各种天象的观察、记录、测量和分析研究的统称。
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是天文望远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常新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宇宙的规律。它是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的学科。主要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天文学的主要实验方法是观测,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因而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研究,是天文学家努力研究的一个方向。不断改进和拓宽天文观测的方法是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永无止境的追求和使命,也是推动天文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选择场地
要进行天文观测,没有一个好的场地是绝对不行的。观测场地周围的环境直接影响着观测效果:如果障碍物过多,很难见到观测目标,就更甭提观测了;如果气流变化过大,会造成图象的抖动和变形,使望远镜的分辨率降低;如果天空被灯光照得很亮,极限星等(肉眼可见最暗恒星的星等)就会降低,换句话说,也就是看到的恒星数就会减少,对观测和摄影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根本无法进行……为了使观测活动达到预期效果,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是必须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
如运动场,使能看到的天区增到最大。如果住在高楼林立的居民区内,在楼下随便找个地方是绝对不能观测的。可想而知,在几栋楼之间要想看到天顶以外的部分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运动场之类的地方就可以避免这些麻烦事了。
要注意气流的影响
若在建筑物附近观测,应特别注意要避开开着的窗户,因为在开着的窗口附近,很容易产生复杂的气流,以至于影响观测效果。此外,还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直接在水泥地面上观测,因为水泥的比热容(降低同样温度放出热量的多少)很小,所以在夜间温度会很快下降,也会造成气流变化。土地就比水泥地面好得多,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在草地上观测,因为草地含有大量水分,水的比热容又大,所以不易引起气流的剧烈变化。当前,许多天文台都建设在海边或海岛上,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灯光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灯光越来越多,天空被照得越来越亮,而且许多灯都是彻夜不关的,正如上面所说,这对天文观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虽然你不能为了进行观测而不让城市发展,但是我们可以主动的去避开灯光。在美国,天文爱好者们为了躲避灯光的影响,自己驾车几十,甚至几百公里来到野外进行观测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了——我们也只能学他们,找一块自己认为足够黑暗的地方——当然,应该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千万不要到自己毫不知情的荒郊野外,以免发生危险。
初级天文观测
准备工作:
初级阶段的观测一般都是从认星座开始的,在开始认星座之前,要了解一下天文的基本知识才能很好的运用观测工具。
每到天气晴朗的夜晚,当你走到户外仰头张望,可以看到天空就像一个圆圆的玻璃罩把我们统统罩住,我们假想这是个巨大的圆球,把我们的地球包围在中心,圆球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和我们的距离远近不一,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在巨大的圆球球面上的投影,这个假想的圆球就称为天球。
天文学家把地球自转轴延伸到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天球的北极和南极。把地球的赤道伸延到天球上的位置,就是天球赤道了。为了能够准确标示天上星体的位置,他们还制订了一套坐标系统来标示星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在天球的赤道坐标系中,天体的位置根据规定用经纬度来表示,称作赤经(α)、 赤纬(δ)。我们知道,赤道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也就是黄道是不重从合的,二者间有23°左右的夹角(天文学称之为“黄赤交角”)。这样,天赤道和黄道就有了两个交点,而这两个交点在天球上是固定不变的。黄道自西向东从赤道以南穿到赤道以北的那个交点,在天文学中称之为“春分点”。我们把通过这一点的经线定为天球赤道坐标系经线的0°。与地球经度不同的是赤经不分东经、西经,它是从0°开始自西向东到360°。而且,它的单位事实上也不是“度”,而是时间的单位时、分、秒,范围是0~24时。天球赤道坐标系的纬度规定与地球纬度类似。只是不称作“南纬”和“北纬”,天球赤纬以北纬为正,以南为负。
了解了天球及其坐标,我们来看看星座的相关知识。
全天共有八十八个星座,这个标准星座数目是国际天文联会在1930年确立的。我们在观测星空的时候,并不是每个星座、每颗星星都能看得到,星座分为南天星座和北天星座,有些星座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到(南极点周围的星座),同样也有些星座只有在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点周围的星座),这是因为这些星座受到地球本身的阻挡而看不到。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黄道上的十二个星座,因为有很多初涉天文的朋友们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星座,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个星座。
黄道的严格定义是: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瞬时平均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简单的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从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自西向东运行,每年环“天”一周。在黄道两边的一条带上分布着12个星座,这就我们通常所说的12星座。当你诞生的时候,太阳运行到哪个星座,你就是哪个星座。
具备这些基本知识,你就可以很轻松的看懂星图了。
观测工具:
1、星图:在天文馆的商店里可以买到。
2、星盘:即活动星图,通过活动星图可以轻松的看出某年某月某时的星空。
3、手电筒:晚上观测星星的时候最好使用红光手电,因为周围的光线很暗,红光手电的光线不刺眼,不影响继续观测。普通的红光手电在20元~25元左右。
4、笔、记录本:观测时的记录本最好是硬皮本,因为在观测过程中不一定有适当的书写位置,硬皮本更方便纪录。
5、望远镜(可选):初级阶段最好使用双筒望远镜,因为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认星座,双筒望远镜的倍数低,方便观测者很快找到要观测的目标。
实施观测:
首先,要挑选一个没有光害、视野广阔的地方。
由于刚开始认星座的时候对星空还不了解,最好使用活动星图来查看观测时的星空。
活动星图的使用方法:活动星图分为三环,最外围的是月份,第二环是党月份的日期,再接着是每小时的刻度。使用活动星盘时,先找出观测的月份与日起,接着再将可旋转的时间盘上的时间对准那月那天,活动星图就显示出当时的星空了。
找到星空后,可以先用活动星图认识天空中比较亮的星星以及星座的基本形状,对星座有了直观的印象以后,就可以使用星图了。星图中对各种等级的星星均有标识,各根据图示使用。当遇到星等比较低的星星时,倍数低的双筒望远镜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帮你找到直接用肉眼看不到的星星。
在认星座的过程中最好对观测内容进行记录,以便以后查阅。记录的内容完全凭自己爱好,比如观测的时间、地点、时长,星座名称,星座的赤经、纬度,对星座的描述,甚至观测的环境也可以记录。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同好,如果天气冷,晚上出去观测要多穿衣服,保护好身体,毕竟身体是我们观测的本钱嘛!
天文观测的发展历程
空间天文观测航天器把观测仪器送到离地面几百公里高度以上的宇宙空间进行天文观测的航天工具。空间天文观测﹐又称为大气外观测。虽然人们在卫星上天以前﹐已开始利用飞机﹑气球﹑火箭进行探测。但是它们有很大的局限性。飞机飞行的高度约10~25公里﹐使红外观测得到改善﹐但要接收高能的短波辐射仍无能为力。气球的飞行高度虽比飞机高﹐但气球上面的大气对天文观测仍有影响。火箭又有观测时间短暂的弱点。利用航天器进行天文观测﹐兼有高度高和观测时间长的优点。航天器的高度一般都在几百公里以上﹐从而可以避开地球大气和地磁场的影响。航天器的工作寿命一般为几个月至几年。利用航天器进行空间天文观测﹐不但可以观测太阳系天体所有波长的电磁辐射﹐而且还可观测到不同能量的粒子辐射。对于恒星﹐其观测波长仅受星际气体吸收的限制﹔而对于月球﹑行星和行星际空间﹐则可作直接采样或逼近观测。
一个完整的空间天文探测系统包括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地面支援设备三大部分。航天器是装载科学仪器﹑执行探测任务的主要部分。进行空间天文观测的航天器必须具有控制自身姿态变化的能力﹐具有精确的定向精度﹐以完成证认天体﹑确定辐射空间分布和辐射源位置的任务。为了进行复杂的科学考察﹐航天器还必须具备大规模数据贮存和快速传输的能力。世界各国相继发射了大量航天器。为了执行各种特定的使命﹐还发射了一系列考察卫星﹑行星和行星际的航天器﹐构成不同的观测系列。
天文观测有意义吗
你说的对.我们看到的夜空中的许多星体都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假如我们看到一颗距离地球1光年的恒星,我们看到的就是它1年前的样子.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星体距离地球137亿光年,所以人们看到的就是此星体137亿年前的景象.因此我们看到的夜空中的星体的光都是过去不同时间发出的,甚至一个星系的不同区域也是不同时间的样子.谁说天文观测没意义了?天文观测为的是研究以前宇宙中的情况,并不断看到更早的天体,研究宇宙的起源.
天文观测主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影响?
首先选择一个晴朗,大气透明度高的夜晚(这样的夜晚不多,如果遇见,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到一个光污染并不严重的地方观测,最好周围没有太亮的光源.再根据观测日期所处的季节,选择星图,观察重要的天象或认星星.
天文观测的观测地点
如果没有山,在城市里没有什么地方适合做深空天体的天文观测,因为大气污染和光污染太严重了.在城市里估计只能观测太阳/月亮/木星/土星和金星.观测火星都比较勉强.
天文观测用品有哪些
事实是肉眼就可以简单的天文观测;巡天需要50mm以上10倍以下的双筒;观测需要天文望远镜(包括寻星镜和正像镜)、活动星图、太阳/月亮滤光片等;较专业的观测还需要赤道仪(或地平式经纬仪)等;天文摄影需要专门的相机接口、单反和自动导星系统 一架普通望远镜的标准配件是一支主镜、一副三脚架、两只不同焦距的目镜、一只寻星镜、一个巴洛夫增倍镜、一个正像镜、一个滤光片.有的望远镜配的还有赤道仪之类的
天文观测时间最好是晚上吗,白天能观察吗
一般是在早上和傍晚,这种情况的观测一般是针对金星,金星东西大距时,离太阳最远,也是最适合观测的时候.还有的情况是日全食的时候.
天文观测有意义吗宇宙中的星球和地球的距离远的有几
测量地球由于人们承认日心体系,又因天体距离测量的需要,人们迫切想知道地球的大小。18世纪以来,人们又努力去探讨地球的扁平形状问题。牛顿曾从理论上推测,地球的形状是两极较扁而赤道部分突出。牛顿的看法遭到了法国学者的反对,经测量巴黎天文台认为地球是西瓜形的。争论从17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为了测量准确,法国派遣远征队,到秘鲁和北极圈实地测量,用测量数据证明牛顿的理论是正确的。根据万有引力,还测量了地球的质量。测量太阳的视差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通常是用太阳的地心视差来表示。地心视差指的是地球半径对天体的张角。知道了这个角,有知道了地球半径的长度,地球到某一天体的距离就很容易求出了。但困难的是太阳距离地球很远,直接测量地心差误差很大,于是天文学家转而去求行星的视差。哈雷早就提出利用金星凌日来测得太阳视差的法。1761年和1769年天文学家做了充分的准备,组织了不少远征队到世界各地去,求得太阳视差为8’’8,被世界承认,直到1967年国际天文界都采用这个数据。恒星物理学19世纪恒星测量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可以很精确地测定出恒星的方位,到19世纪末,运用三角视差求出距离的恒星已经多达七十余颗。19世纪中叶在太阳物理学的刺激下,恒星物理学发展起来,促使天文学家使用分光镜研究恒星。意大利教授赛奇把恒星按照光谱分成4类,即白星、黄星、橙红星、深红星,赛奇认识到这样的分类是和恒星的温度有关的;英国的哈斯根弄清了这些恒星的化学组成,指出亮星具有和太阳相同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光线来自下层炽热物,穿过高层具有吸收能力的大气层而向外辐射。日趋成熟的太阳光谱研究,相当于把地球上的动植物种属进行了仔细的分类,19世纪后期光谱工作的结果以更精细更有意义的方式,将恒星按光谱型分了组,从而使天文学家们产生了恒星演化的想法,这一想法在20世纪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对月球的空间探测1957年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后,对太阳系的研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月球进行多学科的研究。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开始,先后执行“徘徊者”、“月球勘测者”、“月球轨道飞行器”三个辅助计划,1966年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72年结束。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实现了第一次人类登月的创举。对月球进行了观测、照相、采样,还在月面上安装了各种实验仪器,发射了月球卫星。“阿波罗”飞行获得了大量关于月球的科学资料,详尽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结构特征,月面物质的化学成分、光学和热学的物理特性,并探测了月球的重力、磁场和月震等。前苏联的“月球号”探月计划,首次拍得月球背面照片,据此天文学家绘制了世界第一张月背图。该计划的实施,使月球有了自动科学站,由地面站操纵,在月球上自动执行考察任务。对月球的太空探测,使人类对它的认识进入了崭新阶段,对月球的深层研究开始。望采纳
关于天文观测方面
天文台的要求很高的,说实话我一直梦想着有自己的天文台,也对这方面的资料收集过,总结来看有以下意见或建议:
1:天文台选址一般要远离光污染严重的地区(打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原因很简单人造光源对观测星空影响很大,所以一般选择交通方便的偏远地区;
2:选择地势较高的山顶或高山地区;
3:气候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北方要比南方好,秋冬季节要比春夏好,因为这些地区的这个季节夜晚云层较少,观测角度大,观测时间长,便于整夜观测,而且不易形成雾;
形状及材料:
因为是小型的,这个就不要要求太高了,如果你有维修场的朋友,那里就太幸运了,可以花最少的钱,组装出你最喜欢的观测设备,如果你还有自己的车(最好是老式的,各个性能不佳的)这样你就可以带着你的设备移动观测了(想想都刺激,呵呵),望远镜最好是反射式的,我看上“响尾狼”的就不错,价格挺合适的。
我就只能帮到这里了,呵呵,提前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