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注释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选自《东坡乐府》。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zhé)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苏轼与张怀民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编辑本段内容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夜(2张)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里,便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和我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相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记承天寺夜游(5张)这里译为脱。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进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hèng):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语文版课文课下注释为表推测,但无详细解释,或有人将其解释为大概)(原因推测或结果推测,原来是,原因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 闲:清闲。 闲人: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
编辑本段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桃花源记》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空荡荡的)《三峡》
古今异义
但:古义:只是,只不过;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户:古义:多指门;今义:住户、人家 念: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 盖: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庭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盖竹柏影也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编辑本段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编辑本段文言文赏析
赏析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
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具体分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
虽然自己有欣赏美景的乐趣,但是并不得意。将自己放于山水之间,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本文体现二人友情的句子: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唯张怀民可与同乐); 怀民亦未寝(两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亲密无间);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横”说明了当时月色之浓、清、亮。 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这里指苏轼本人和张怀民),并非简单的清闲之人
文章特点
1、比喻、错觉、联想、反问 2、动静结合 “怀民亦未寝”中的“亦”说明他就像作者的知己一样
入选语文教材
浣溪沙苏轼
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6,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其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其四】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求像“逍遥叹”,”蜀绣”这样曲风的歌(注:歌词要复古)
墨明棋妙的歌都很好
<折锦年>
词:苓苒
曲:rin
春日迟迟宴,绿酒一杯歌遍,再拜陈三愿,
梁间新燕,呢喃语缱绻,思成比翼相连,岁岁长相见。
流年风雨陷,繁华回首无眠,尘黯寂枯颜,
起舞连翩,衣上血痕艳,当时月下曾见,一别已经年。
脉脉知深浅,半夏芙蕖开谢,一水任蜿蜒,
琵琶听倦,几番拨离弦,奈何衷肠不绝,犹自说流连。
谁以青眼,顾人间讥诘,便纵将阳关唱遍,道~此心非铁。
身去冥冥如烟,白~骨幻轻蝶,梦里忽闻悲歌凄切,抚~琴音三叠。
半世功名枉,名利奔波繁忙,由来终一晌,(功名枉,名利奔波忙)
年少轻狂,未曾识悲怆,挽尽世间离伤,月色冷庙堂。(识悲怆,世间离伤,冷庙堂)
檀板歌薰芳,玲珑绮惑初尝,转瞬已秋凉,(歌薰芳,绮惑尝,已秋凉)
暮烟微茫,渺渺轻舟荡,
(合)回首烟波江上,凭谁说相忘,谁又先忘。
(哼唱:啊…)
红笺墨数行,道尽古今苍凉,君子意端方,(墨数行,道古今苍凉)
秋雨微凉,残荷凄凄响,楼外弦歌轻扬,三生石上唱。(凄凄响,楼外弦歌轻扬)
数瓣新莲香,燃尽前尘过往,一夜更漏长,(新莲香,燃尽前尘过往)
曲水流觞,风华成绝响,红颜付予韶光,沉醉换悲凉。
明月照城荒,初雪莹澈冰凉,飞漫旧石墙,(照城荒,初雪飞漫石墙)
亭阁深巷,故人执酒访(执酒访),但醉笑三万场(醉笑,三万场),不必诉离殇。(谁诉离殇)
忆长安
出品:创梦数码
作词:海雷
作曲:吴品醇
演唱:吴品醇
古往今来又一春
百花怒放燕争鸣
独杯空照月无影
留得残烛待天明
世事难料风无形
流云长天几时晴
空叹悲欢无人听
风月雪城几时宁
忆长安
当过往如云烟
香梦未断
只求明朝酒如仙
忆长安
心似春水波澜
涟漪点点
化做无尽相思畔
等待花再开月再圆
再与你魂梦相连
古往今来又一春
百花怒放燕争鸣
独杯空照月无影
留得残烛待天明
世事难料风无形
流云长天几时晴
空叹悲欢无人听
风月雪城几时宁
忆长安
当过往如云烟
香梦未断
只求明朝酒如仙
忆长安
心似春水波澜
涟漪点点
化做无尽相思畔
等待花再开月再圆
再与你魂梦相连
忆长安
当过往如云烟
香梦未断
只求明朝酒如仙
忆长安
心似春水波澜
涟漪点点
化做无尽相思畔
等待花再开月再圆
再与你魂梦相连
徐佳莹 – 身骑白马(抒情版)
作词:徐佳莹
作曲:徐佳莹/苏通达
我爱谁 跨不过 从来也不觉得错
自以为 抓著痛 总会修成爱的果
偏执相信著 受诅咒的水晶球
阻挡可能心动的理由
而你却 靠近了 逼我们视线交错
原地不动 或向前走 突然在意这分钟
眼前荒沙弥漫了等候
耳边传来孱弱的呼救
追赶要我爱的不保留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过中原
放下西凉没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而你却 靠近了 逼我们视线交错
原地不动 或向前走 突然在意这分钟
眼前荒沙弥漫了等候
耳边传来孱弱的呼救
追赶要我爱的不保留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过中原
放下西凉没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过中原
放下西凉没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纳兰
演唱:恩残紫悟
独背残阳上小楼 谁家玉笛韵偏幽
一行白雁遥天暮 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 叹沉浮 秾华如梦水东流
人间所事堪惆怅 莫向横塘问旧游
腊月飞雪映丰年 几层炊烟几重天
少时相遇梅花苑 一半君王一半缘
后随帝王三品衔 文武兼备英少年
谁想无心功名利 身在广厦心在田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细竹院满池青霜
梨花落 秋色一堂 半身漂泊
雨化墨 小毫微凉 三潭清水染尽漾
消息谁传到拒霜 两行斜雁碧天长
银蒜押帘人寂寂 玉钗敲烛信茫茫
月落城乌啼未了 起来翻为无眠早
薄霜庭院怯生衣 心悄悄 红阑绕 此情待共谁人晓
《通志堂经解》两年 《渌水亭杂识》四卷
二十二岁二甲七 绣豹一眼花翎前
《纳兰词》共三百篇 比兴誓把拟古贬
清新婉约间雄浑 欲书灵峰事非难
风也过 千鸟南飞 江山老 烟雨飘迢 此身落拓
再回首 六桥宦海 谁共我 谈笑踏功过
丹青卷 铁扇昼白 望红尘 韶华如笋 夜色似我
又冬雪 银光素裹 梅花又开了又落
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亲王赋
曲:《晓の光》截曲
词:风流七公子
唱:恩残紫悟
尘世纷扰 我自逍遥 锦衣玉食 笙歌缭绕
风情尤娆 剑眉英枭 明眸轻佻 媚惑天霄
玉冠琉带 黄衣戎凯 九龙瑞缀 风姿绝代
世子游情 亲王权载 乱世天下权动京师尽展傲颜
莫笑年少轻狂犹
莫问鸿鹄壮志酬
转瞬青山已白头
荣辱沉浮无怨尤
一朝呼龙尽春秋
数年垂海六鳌愁
醉惑青楼意悠悠
权御暗流霸气虬
明月旖旎 红绡拂玉 纤若飞燕 颜胜蝉娟
歌舞曼妙 美人娇妍 笑酒千杯 香绡醉倚
醉梦小榭 红袖别苑 卧虎藏龙 待君号令
江山一统 挥斥情仇 醉卧沙场烽烟残旗沉浮谁主
烟云笼 霜月寒
血 痕 尽 掩 剑 舞 风 翩
清 歌 高 吟 此 情 难 言
犹消魂 绝情天
纵身天地 游情花丛 远山长笑 傲然数我
沧海叱日 长缨绩猷 隐鹤戮战 豪情霰天
玲珑千面 权谋计诘 潜龙勿用 奉昭承言
绝顶百尺 扶摇万里 倾君一侧定盘河山谁与狂舞
携月飞剑咏天语
酒醒空散叹幽韵
皓日逐月风清扰
雪夜寒自纷花摇
何处江湖恋君颜
倾尽天下为一笑
千秋霸业谁成就
亲王名震九方啸
清明上河笑
作曲:M.H.C@(丢丢)
作词:EDIQ
挤一步,避两步
虹桥上,熙熙攘
前方挑夫不要把路挡
牵小驴,垫脚望
西域骆驼队好长
可别停,新酒香
绕过马帮,有赌坊
骰盅晃晃起六点我做庄
老戏老唱,戏台上青翎将
一段铿锵唱得满汴京
簪粉飘香
上善门外,新轿闺秀撩帘望
娘急在一旁撑着伞挡
歌柳词起,私塾小童窗外望
黄鹂两只叫得心好痒
说书小巷,士绅官吏斜眼望
三教九流混成这一淌
朱亭折扇,我牵小驴笑得狂
清明上河就笑这一场
高城墙,厚城墙
城墙根,冰糖香
糖葫芦换铜钱响叮当
看掌纹,八字撞
夫人自有福来相
若看准,银一两
谷雨来时,田埂上
水牛忙忙家中草料满筐
新帆新桨,码头上往来忙
彩楼欢门挂出满汴京
市井春光
上善门外,新轿闺秀撩帘望
娘急在一旁撑着伞挡
歌柳词起,私塾小童窗外望
黄鹂两只叫得心好痒
说书小巷,士绅官吏斜眼望
三教九流混成这一淌
朱亭折扇,我牵小驴笑得狂
清明上河就笑这一场
求翻译一首歌的歌词..
2楼连“信 达 雅”的“信”都做不到么?如果只有半瓶子水的程度,请你仔细查看着字典翻译,这是对他人对自己的负责。
1、3楼的机翻我就不说什么了
rainbook——千本桜
遥远的 遥远的 仿佛传达着
淡淡的 淡淡的 在心中回响
愿某天能传达于天空
一直 一直 在心中祈愿
樱花的色彩 渲染的季节
残留在深爱之人的景色中的
飞舞的花瓣 与怀念的天空
也留在某天虚幻青涩的记忆中
留在母亲的笑颜 父亲的脊背
遥远的 遥远的 仿佛传达着
淡淡的 淡淡的 在心中回响
旋转着 旋转着 在数千的
淡淡的 淡淡的 樱花中寄托
这份思念 化为愿望
成为深爱之人的守护神
树木传达的 温暖的脉动
被残留在记忆中的 温柔包围
我的内心啊 向高空飞舞
遥远的 遥远的 仿佛传达着
淡淡的 淡淡的 在心中回响
愿某天能传达于天空
一直 一直 在心中祈愿
你的未来 延伸到我的未来
相互重叠交错
这片景色 宛若花瓣
天空被樱花 层层沾染
遥远的 遥远的 仿佛传达着
愿某天能传达于天空
一直 一直 在心中祈愿
遥远的 遥远的 仿佛传达着
淡淡的 淡淡的 在心中回响
旋转着 旋转着 在数千的
淡淡的 淡淡的 樱花中寄托
什么是谚语?什么是歇后语?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求初音 SETSUNA 中文歌词
作词:SHIKI
作曲:SHIKI
编曲:fatP
歌:初音ミク
翻译:26
SETSUNA
循环返来的季节之中你只是微微
垂头而每每将视线转向天空
重回覆叠的季节宣告时光
还能想起关於你的记忆
旅程自何时由窗的彼侧开展
夜半中的月光落於膝
交错的言语在伤痛的同时
也无法忘怀而眼神尚未……
想为你确认这份掩饰的心情
黎明前的光线之中
仅仅对你 仅能凝视著你
Any time, stay beside me
与你的视线无法相合
是以上 未能完全藏匿
Any time, heart beside me
连再见也说不出口
一个人独自默然无声
Any night, stay beside me…
希望传达到你的心中
坚信而怀抱这份梦想
Any night, heart beside me…
只有再见说不出口
『一切偶然』仅仅如此就好了
朝你传予的视线依然没有抵达的可能性
思念远远响彻……
无法回转的季节染遍了赤红
你回溯著恶作剧的足迹
已然失去的季节在暗黑之中
拥抱著夜晚渐渐消逝
孤独 谎言 悲壮感
笼中之鸟的模样
时间冻结了伪作的笑容
你描绘的情感全投向天空
连风中残留的记忆也一同……
Any time, stay beside me
无论何时都想信任你
明月之下 独自一人、但是
Any time, heart beside me
你站住停步的瞬间
像是说尽一切地伸出手
Any night, stay beside me…
盛满双手的花束
没有你的话该如何抱起
Any night, heart beside me…
只是稍微将时光暂停
相信这份无法实现的愿望
自然飘落的花瓣
凋零如泪一般
循环的季节流经而去……
http://hi.baidu.com/xl_008/blog/item/ad811894e4aed146d0135eca.html
高适《燕歌行》的意思
开元二十六年[2],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3],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4]焉。
汉家烟尘[5]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6]。男儿本自重横行[7],天子非常赐赐颜色[8]。扌从金伐鼓下榆关[9],旌旆逶迤碣石[10]间。校尉羽书飞瀚海[11],单于猎火照狼山[12]。山川萧条极边土[13],胡骑凭陵杂风雨[14]。战士军前半死生[15],美人帐[16]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17],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18],力尽关山[19]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20],玉箸[21]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22]欲断肠,征人蓟北[23]空回首。边风飘飖那可度[24],绝域苍茫[25]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26],寒声一夜传刁斗[27]。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28]!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9]。
[注释]: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思妇怀念征人的内容。[2]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3]”客有”句:有跟随张守珪出塞回来的人。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4]和:依照别人诗词 的题材、体裁和格律作诗词。[5]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朝。烟尘:战火,边疆的战争。[6]残贼:凶残的敌寇。[7]重:推崇、看重。横行:往来冲杀无可阻挡。[8]赐颜色:赏识、器重、给予隆重丰厚的待遇的意思。[9] 扌从:撞击。下榆关:向山海关进发。[10]旌旆:旌旗。逶迤: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样子。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11]校尉:武官名,地位低于将军。飞瀚海:从大沙漠飞来。[12]单于:本指匈奴酋长,这里泛指敌人的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光。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自治区西北部。[13]”山川”句:汉军抗击敌人,来到了山川萧条的边界地带。极:穷尽,终点。[14]胡骑:敌人的马队。凭陵:仗势欺人,侵扰凌逼。杂风雨:形容敌势之猛如暴风骤雨。杂:交错。[15]半死生:一半死、一半生,伤亡极多的意思。[16]帐:将帅的营帐。[17]穷秋:晚秋。腓:病,这里是指枯黄衰败的意思。[18]恩遇:指受到器重。轻敌:蔑视敌人。[19]关山:边塞。[20]铁衣:铠甲,这里是身披铁衣的意思。辛勤久:长期在边疆戍守。[21]玉箸:白色的筷子,这里指思妇的眼泪。[22]城南:长安城南。这里泛指居民区。[23]蓟北:蓟州以北,这里泛指戍守的边疆。[24]飘飖:长风吹荡的样子。度:过,这里是居住、生活的意思。[25]绝域:极远的边疆荒凉地区。[26]三时:指早、午、晚。阵云:战云。[27]刁斗:军中白天用来做饭、夜晚用来打更的铜器,有把,形似三角锅。[28]死节:有气节的死,指为国牺牲。勋:功劳。这句是说,战死是为了报国,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29]李将军:指汉将李广。
[讲解]:
这首诗的原序,说明了写作时间和写作起因。为什么看了随张守珪出塞的人写的诗,就“感征戍之事”呢?原来在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赵堪等假借张守珪的命令,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在湟水以北邀击叛乱的契丹余党,“初胜后败”,但张守珪却“隐其败状而妄奏克捷之功”。高适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就写了这首《燕歌行》,对张守珪谎报军功的行为不满。但是诗人写这首诗的起因,诗里描写的内容,都远远超出了张守珪一人一事,它是对当时整个边塞战争的概括,具有典型性。
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汉家将士慷慨辞行的情况。
前两句写辞家的原因和所去的方向。“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家”边境有难,“汉将”请缨赴敌,连用两个“汉”字开头,造成一种连贯的气势,很好地体现了汉家将士急国家之难,挺身破贼的英雄气慨,也烘托出了战事紧急的气氛。
后两句写汉家将士出发前的士气。堂堂男子,本来就崇尚英勇杀敌的精神,再加上天子的慰勉与赏识,将士士气之高,是可以想见的。
第二部分写汉家将士奔赴疆场的情况。
前两句写行军的路线和出征的军容声势。大军经由碣石山一带,向榆关进发。行军中,击鼓而进,鸣金而止,用金、鼓节制队伍的进退。“旌旆逶迤”四字,形象生动,它不只写出了出征队伍的浩大,也写出了道路的崎岖曲折,给人们勾勒出一幅颇为壮观的军伍挺进图。这样大队人马行军,只闻金鸣鼓响,只见旌光旆影,却听不到人喊马嘶,这正生动地表现了战士同仇敌忾,奔赴疆场的情景。
后两句写军情紧急,深化战争气氛。正因为军情紧急,将士们才辞家破贼,长途驱驰;行军中,又遇到校尉军书传来,可见事态又有了新的发展,对汉军更加不利。“羽书”本已表示了十万火急,紧跟着一个“飞”字,就更见形势紧迫,有燃眉之急。是什么情况如此急不可待呢?“单于猎火照狼山”,敌人已经首先采取军事行动了。汉军未到,敌人就发动了进攻,这表示着情况的不利,为下面“半死生”、“未解围”的描写埋下了伏线。两句诗,把临战前的紧张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部分写疆场战斗的情况。
前四句写战争的进行情况。
”山川萧条极边土”,写出了战斗的环境是在荒凉的边境线上。边疆的荒凉,是连年征战的结果。山川的“萧条”,也衬托出战争的残酷。战斗的对手是倚势猖獗的劲敌。“杂风雨”三字,写敌兵来如风雨、去如闪电,凶猛剽悍,不可一世。照应了开篇第二句“破残贼”的“残”字。
敌人既然首先点燃了“猎火”,又倚势“凭陵”,这说明战争完全是敌人挑起的,汉军所进行的是一场正义卫边的战斗。面对这样一场战斗,汉军本来应当上下一心,协力破敌。然而,战斗开始之后,情况却是——“战士军前半死生”。“半死生”,不仅说明形势对汉军不利(这仍是从“残贼”的“残”字而来);同时也暗示了汉军士卒的英勇,他们面对强敌,奋不顾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汉军本已具备了取胜条件,如士卒崇尚杀敌立功、天子的支持鼓励、所进行的是一场正义战争等等,为什么反而使这样多的健儿饮恨沙场?“美人帐下犹歌舞”,责任完全在统帅。一个“犹”字用意很深。战斗如此激烈,士卒伤亡如此惨重,统帅们却还那样佚乐不休,其他的时候就更可想而知了。这样不顾国家、不恤士卒的腐朽已极的人,哪还有心思去运筹帷幄?哪还有精神去阵前指挥?哪还有勇气去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场战斗,实际上是汉家士卒在一腔爱国热情支持下进行的一场没有指挥的战斗!
后四句写战斗的结局——汉军失败了,这是必然的。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写战斗结束后的凄凉景象,又点出了战斗进行的季节。深秋草黄马肥,正是塞外敌人入境掠夺的大好时机。敌人有天时之利,汉军又上下异心,以至大队人马经过一场厮杀,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士卒。前面说“半死生”,是从死人很多的角度正面说明伤亡惨重;这里说“斗兵稀”是从活下来的人很少的角度,从反面说明伤亡之重前后照应。共同杀敌的伙伴,一半作了敌人的刀下鬼,士卒们此时的心情该是何等惨痛凄凉!在这里,诗歌没有直接写士卒的心情,而是通过衰草、孤城、落日等惨淡凄凉的景物来渲染气氛、来衬托人物的心境的。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交代战斗的结果。士卒们拼却性命,却未能杀退敌人,解脱危机,但士卒们是没有责任的。前一句写士卒报国的壮志,下一句写意外 的结果,一起一落,迭宕之中加深了对统帅的批判——正是他们造成了人亡地失的局面!
第三部分写边疆士卒的复杂心理。
朝廷选择统帅不得其人,他们只知花天酒地及时行乐,哪顾士卒的死活?啊管疆土的保失?统帅的腐朽,使得士卒沙场久戍。这些士卒,一方面对战争的正义性有着充分认识,面对风雨杂沓而来的“残贼”,能够抱着献身精神去努力战斗;另一方面,又对腐朽的统帅不满,在战斗间歇的时候,他们思绪翻腾,心情十分沉重。
他们想念久别的妻子。此刻,在士卒的脑海里,浮现出妻子的身影,是那样亲切、那样具体,妻子簌簌而落的眼泪,是那样深的触动着他们的情怀。“玉箸应啼别离后”,一个“应”字,表现出征人遐思冥想的情态,有无限深情。他们离家太久了!离家太远了!他们离家之后,一方面由于日久,引起妻子的思念和对他们安全的担心;另一方面也由于离开了丈夫,生活上难免遇到困难,这就更使她们想念自己的亲人。这种相思是如此之深、如此之痛,甚至到了“少妇城南欲断肠”的程度。身在边疆,心向家乡的士卒,想得很多很多。他们向着家乡望啊,望啊……然而,这频频怅望,又于事何补呢?“征人蓟北空回首”!一个“空”字,不也形象地体现了那种“欲断肠”的感情吗?这真是人隔千里地,相思一般同。
他们感到边塞生活的寂寞。空旷寥阔的边地上,只有飘飖的边风同他们相伴。他们白天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夜晚顶风冒寒,巡逻戒备。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士卒的思想活动,但景物的凄凉正衬托出他们心境的凄凉;战地生活的紧张劳苦,与统帅的朝欢暮乐相对照,也反映出他们心境的愁苦。
最后总结全篇,写士卒们对统帅的不满和对良将的思念。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它能利用工整的对偶句,塑造出对比鲜明的形象,增强艺术效果。“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苦一乐,生动地描绘了军中的阶级对立关系。“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千里关山,两心牵挂,淋漓尽致地揭示出征人思亲的感情。
全诗四句一折,流利婉转,起伏跳跃,与士卒思想感情的变化和谐一致。
麻姑观瀑记 翻译
全文
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天际,下至崖壁,皓然一色。予诧曰:“雷也”。客又日:“非也。” 夫雷必雨俱,而雪非江寒不有。今方霁矣,而时则暑也, 胡为乎雪乎?彼轰然者何也?更前数十步观之,非雪也,瀑也, 其声则瀑之坠石而舂子崖壑之间也。予之言谬矣。 时予酣不自已,乃逐蹑微磴下,猿引贯丛石,抵溪之受瀑处,欲细观其曲折。至则寒风扑面,俄顷侵肌骨。崖端蓬勃澎湃,崩雪卷玉,余气作烟雨数十丈,盘舞喷薄,天日为蔽。崖下石矾层错,奔涛疾激,稍失足,且逐浪去。予数呼客返,辄不应。客复把余往,顾盼崖石,若有所指画。予见其髯颊张动,亦终不闻其语,乃大笑。 既退,语客:“予于霁知其不为雷,于暑知其不为雪。万一过此,而适当冥晦与夫阴凝栗烈之候,雷与雪亦乌可辨哉?夫雷以气震,非著鼓钟柷敔之有质可名;而雨之结为雪,雪之泮为水与瀑,一族也。予言果谬哉?”客笑不复应。 是山之奇以泉,泉以瀑。当隆庆、万历时,守相有爱而振之者,更为亭台花石之属点染之,观益壮。杖履冠盖,晨夕交道路。至于今而残坏极矣,向所玩者,委诸宿莽,而不可问矣,仅盘石间一古柳亦且斩艾不留余蘖,山之兴废则有时哉。虽然,观可改,瀑不可改。亭台花石之属,近数岁,远数十岁,而瀑之寿千秋也。夫果千秋也,则数岁数十岁之兴废,直未足以喧寂之矣。 是日,境甚幽,观甚晰。所谓客,赵子淳生、玉衡,凡三人。
编辑本段赏析
这篇文章比喻生动,绘声绘色,将麻姑山瀑布泉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登上麻姑山,有声骤起于山涧,若惊雷轰鸣;再往前,有物摇扬于天际,皓然浩白似飞雪。晴空万里,何来惊雷?时值酷暑,何来飞雪?此时才揭开谜底,非雷非雪,乃瀑布奔腾于山洞也。接着靠近瀑泉,仔细观察,崖端崩雪卷玉,寒气逼人。烟雨弥漫,水声轰鸣,仿佛山石震动。最后写麻姑山瀑布泉闻名于世,前代郡守建亭台花石点缀之,游人络绎不绝。世事沧桑,如今亭台残坏,游客稀少。而泉瀑不因人事而废替,依然汹涌澎湃,声如雷,形似雪,千年不变。文章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翻 译 译文: 登上麻姑山,经过半山亭,拐弯走了一百多步,突然有轰隆隆的声音从山涧响起。我诧异的说:“打雷了。”客人笑着说“不是。”又拐弯走了一百步,有东西在天边飘洒飞扬,向下一直到了悬崖峭壁,一色的洁白。我诧异地说:“下雪了。”客人又说“不是。” 雷一定会和雨一起来,而雪不是江上寒冷的时候不会有。如今正是晴天,而且时令上是暑天,怎么会有雪呢?那轰隆隆响的是什么呢?再向前走了几十步一看,不是雪,是瀑布。那声音是瀑布从石壁坠落注入山崖与山谷之间的响声。我的话果然是错误的。 当时我畅快得不能自已,就一步步踩着细小的石磴下去,像猿一样攀引着穿过乱石,到达了溪流接受瀑布的地方,想仔细看看它的详细情况。到了那就感到寒风打在脸上,一会儿就侵入肌肉和骨头里去了。山崖边水浪蓬勃澎湃,好像崩塌的雪翻卷的玉,其余的水气化作数十丈高的烟雨,盘旋飞舞汹涌激荡,天空太阳都被遮蔽了。山崖下的石矶一层层交错,奔腾的波涛迅疾激荡,稍微一失足,就将被浪卷走。我多次呼唤客人回去,他也不回应。他又拉我过去,回头看着崖石,好像指点着什么。我只看见他的胡须和脸颊开合活动,也始终听不到他的话,于是大笑。 回去后,我对客说:“我因为天晴知道那不是雷,因为暑天知道那不是雪。万一过了这个时候,正赶上天气阴暗,又是阴冷结冰寒风刺骨的季节,又怎么能分辨雷与雪呢?雷是气的震动,不是像鼓钟柷敔之类有实体而可以叫得出来。雨凝结成为雪,雪融化成为水和瀑布,都是同一族类。我的话果真错误吗?”客人笑着不再回答。 这座山的奇妙是因为泉,泉是因为瀑布。当隆庆、万历时期,有喜爱而整治这里的州郡长官,添加了亭台花石之类来点染山景,景观更为壮丽。步行与乘车的游客,从早到晚在道路上交错而行。到了现在却残破败坏到了极点,以前所玩赏的,都被遗弃在荒草中,找不到了,仅剩的盘石间的一株古柳也将要被剪除得不留一点新枝了,山的兴盛和废弃是有时限的啊。即使是这样,景观能够改变,但瀑布却不能改变。亭台花石之类,时间短的几年,时间长的几十年,而瀑布的寿命却有几千年。果真有几千年,那么几年几十年的兴废,只不足以使其喧闹或是寂静了啊。 这天,环境非常幽静,景观非常清晰。所说的客人,是赵淳生、玉衡,一共三人。
昔日繁华今何在 故人知何方
《荒城之月》 春日高楼明月夜,盛宴在华堂, 杯光人影相交错,美酒泛流光, 千年苍松叶繁茂,弦歌声悠扬, 昔日繁华今何在?故人知何方! 秋日战场布寒霜,衰草映斜阳, 雁叫声声长空过,暮云正苍黄, 雁影剑光相交映,抚剑思茫茫, 良辰美景今何在?回首心悲怆! 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凄凉, 月儿依然旧时明,冷冷发青光, 颓垣断壁留痕迹,枯藤绕残墙, 松林唯听风雨急,不闻弦歌响! 浩渺太空临千古,千古此月光, 人世枯荣与兴亡,瞬时化沧桑, 云烟过眼朝复暮,残梦已渺茫, 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独彷徨. 这是日本诗人土井晚翠(1879–1903)所写的一首汉诗.
谁有徐志摩的诗歌告诉两首?
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唉,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
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来,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
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 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我了;我受不住这烈火似的活,
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
熟铁,在爱的槌子下,砸,砸,火花
四散的飞洒……我晕了,抱着我,
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头顶白树上的风声,沙沙的,
算是我的丧歌,这一阵清风,
橄榄林里吹来的,带着石榴花香,
就带了我的灵魂走,还有那萤火,
多情的殷勤的萤火,有他们照路,
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
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
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
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走,
随他领着我,天堂,地狱,哪儿都成,
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
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
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
可我也管不着……你伴着我死?
什么,不成双就不是完全的“爱死”,
要飞升也得两对翅膀儿打伙,
进了天堂还不一样的要照顾,
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没有我;
要是地狱,我单身去你更不放心,
你说地狱不定比这世界文明
(虽则我不信,)象我这娇嫩的花朵,
难保不再遭风暴,不叫雨打,
那时候我喊你,你也听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脱反投进了泥坑,
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
笑我的命运,笑你懦怯的粗心?
这话也有理,那叫我怎么办呢?
活着难,太难就死也不得自由,
我又不愿你为我牺牲你的前程……
唉!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一天!
有那一天吗?——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
丢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这是命;
但这花,没阳光晒,没甘露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儿焦萎,多可怜!
你不能忘我,爱,除了在你的心里,
我再没有命;是,我听你的话,我等,
等铁树儿开花我也得耐心等;
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一颗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一个萤火,
在这园里,挨着草根,暗沉沉的飞,
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天
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
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
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清风吹断春朝梦
片片鹅绒眼前纷舞,
疑是梅心蝶骨醉春风;
一阵阵残琴碎箫鼓,
依稀山风催瀑弄青松;
梦底的幽情,素心,
缥缈的梦魂,梦境,–
都教晓鸟声里的清风,
轻轻吹拂–吹拂我枕衾,
枕上的温存–,将春梦解成
丝丝缕缕,零落的颜色声音!
这些深灰浅紫,梦魂的认识,
依然粘恋在梦上的边陲,
无如风吹尘起,漫潦梦屐,
纵心愿归去也难不见涂踪便;
清风!你来自青林幽谷,
款布自然的音乐,
轻怀草意和花香,
温慰诗人的幽独,
攀帘问小姑无恙,
知否你晨来呼唤,
唤散一缘绻缱–
梦里深浓的恩缘?
任春朝富的温柔,
问谁偿逍遥自由?
只看一般梦意阑珊,–
诗心,恋魂,理想的彩昙,–
一似狼藉春阴的玫瑰,
一似鹃鸟黎明的幽叹,
韵断香散,爷望天高云远,
梦翅双飞,一逝不复还!
雪花的快乐①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②,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阔 的 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象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
光,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