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资料
《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1]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倡议(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馀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歆)《上〈山海经〉表》(6)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后人大多从其说。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但后人研究认为,《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齐人、楚人之说。而刘宗迪(7)认为,尽管“古人关于禹益作《山海经》的说法虽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神不禋非类,民不祀非族”,《山海经》中的某些史料特别是反应帝俊神系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来自东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团应该无大误。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诘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山海经分为哪两种
大荒经是海经中的. 我家有一本《山海经》,分类就是山经,海经 啊哦,错了,《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三万一千字.
《山海经》属于哪一类著作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四库全书》归类为「志怪小说」
在《山海经》里有记载了多少种妖怪?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记载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异兽。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巫术以及大量原始神话于一身。
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来此说纯属无稽之谈。无论是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上看,还是从各篇成书时间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是集体编述而成。因为《山海经》的内容非常广泛,是民间个人无力完成的,即使一个氏族部落的领导集团也只能编成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古时地域、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不可能了解到各个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发明等等,无不知晓,故《山海经》的内容十分驳杂。
《山海经》所记的山、水、国、民族、动物、植物、矿物、药物等,除大部分是殊异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见的。然而,无论其是殊异的还是常见的,都是上古历史、地理、风俗的一个侧面。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鬼、金玉珍宝、自然矿物、神话故事,不可不读《山海经》。
《山海经》中所保存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鲧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不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积极鼓舞;而那些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每月的圆缺盈亏、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等有关自然界的记述,不仅仅是上古人要为解释自然现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探索的勇气1。 狌々:兽,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 鹿蜀:兽,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
3。 旋龟:兽,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
4。 鲑:鱼,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5。 类:兽,其状如狸而有髦,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6。 犭尃訑:兽,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 尚付: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
8。 九尾狐:兽,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比较熟悉的怪物)。
9。 灌灌:鸟,其状如鸠,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11。狸力:兽,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见则其县多土功。
12。鴸鸟:鸟,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
13。长右:兽,其状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
14。猾囗:兽,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15。彘: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患:兽,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
17。蛊雕: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
18。瞿如:鸟,其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比较熟悉的怪物)。
19。虎蛟:鱼,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20。凤凰: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比较熟悉的怪物)。
21。鲭鱼: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22。颙:鸟,其状职枭,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南山三次经过依次所见之神:鸟首龙身、龙首鸟身、人面龙身 。
西山经卷二。
1。[左羊右咸]羊:兽,其状如羊而马尾,其脂可以已腊。
2。 虫渠:鸟,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暴。
3。 肥囗: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4。 赤鷩:鸟,可以御火。
5。 葱聋:兽,其状如羊而赤鬣(比较熟悉的怪物)。
6。 鴖:鸟,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7。 鳢鱼: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8。 肥遗:鸟,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食之已疠。
9。 豪彘:兽,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10。嚣:兽,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
11。橐[上非下巴]:鸟,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12。溪边:兽,其状如狗,席其皮者不蛊。
13。栎:鸟,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瘿。
14。犭婴如:兽,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
15。数斯:鸟,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16。[上敏下牛]:兽,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
17。鹦鹉:鸟,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比较熟悉的怪物)。
18。鸓:鸟,其状如鹊,赤黑而两四足,可以御火。
19。鸾鸟:鸟,其状如翟而五采文,见则天下安宁。
20。朱厌:兽,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见则大兵。
21。白豪:其状如蜂,大如鸳鸯。
22。多罗罗:鸟,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
23。蛮蛮:兽,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见则天下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
24。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
25。鼓:神,兽后变鸟,其状如人面而龙身,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26。文鳐鱼: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27。招司:神,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28。天神一:神,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29。陆吾:神,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比较熟悉的怪物)。
30。土蝼:兽,其状如羊而四角,是食人。
31。钦原:鸟,其状如蜂,大如鸳鸯,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32。鹑鸟:鸟,是司帝之百服。
33。[左鱼右骨]鱼: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34。天神二:其神状如人而豹尾。
35。西王母:神,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比较熟悉的)。
36。狡:兽,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37。胜遇:鸟,其状如翟而赤,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38。白帝少昊:神(比较熟悉的)。
39。狰:兽,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比较熟悉的怪物)。
40。毕文: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比较熟悉的怪物)。
41。天狗:兽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比较熟悉的怪物)。
42。彳敖彳因:兽,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是食有。
43。鸱:鸟,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
44。耆童:神,其音常如钟磬。
45。帝江:神,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
46。红光:神。
47。讠雚:兽,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大集}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
48。鵸余:鸟,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三首六尾而善笑,服之使人不厌,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又可以御凶。
49。当扈:鸟,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比较熟悉的怪物)。
50。白狼、白虎、白鹿:兽。
51。白雉、白翟、鸮:鸟。
52。光鬼:神,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
53。冉遗之鱼: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4。交:兽,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是食虎豹,可以御兵。
55。穷奇:兽,其状如牛,猬毛,音如獆狗,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
56。嬴鱼: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
57。鳋鱼:鱼,其状如囗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58。[上如下鱼]魮之鱼: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59。孰湖:兽,其状马身而鸟翼,入面蛇尾,是好举人。
60。囗:鸟,其状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等等。。。。。。。。
山海经中记载了多少种异兽?
很多,不好数,给你一个地址,你去看吧。
http://tieba.baidu.com/f?kz=110377695
下面是南山经卷一所记载的
南山经卷一:
1。 狌々:兽,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 鹿蜀:兽,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
3。 旋龟:兽,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
4。 鲑:鱼,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5。 类:兽,其状如狸而有髦,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6。 犭尃訑:兽,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 尚付: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
8。 九尾狐:兽,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比较熟悉的怪物)
9。 灌灌:鸟,其状如鸠,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11。狸力:兽,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见则其县多土功
12。鴸鸟:鸟,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
13。长右:兽,其状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比较熟悉的怪物)’
14。猾囗:兽,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15。彘: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患:兽,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
17。蛊雕: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比较熟悉的怪物)
18。瞿如:鸟,其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比较熟悉的怪物)
19。虎蛟:鱼,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i
20。凤凰: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比较熟悉的怪物)
21。鲭鱼: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22。颙:鸟,其状职枭,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之类的书!
推荐:《搜神记》、《太平广记》、《史记·五帝本纪》、《淮南子》、《吕氏春秋》、《神异经》、《海内十州记》、《博物志》、《十三州志》、《天中记》、《拾遗志》. 就像《山海经》一样,没有这一类的专门书籍,只是有所涉及.上面有些书是不容易找到的.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山海经属于哪类著作?
B,地理著作,但带有神话色采,因为里面的东西,多都是虚构的. 不过呢,是当成一本地理著作来说的.什么什么以东几十里,是什么山呀,山里面产什么草,什么树呀,又有什么动物住里面呀.再住前多少里又到了哪个山呀的. 就是一本地理著作的.但真实性呢,嘻,让人怀疑. 清人的镜花缘,写的很多地名都是根椐山海经来的.比较神奇的一本书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书籍?
《山海经》是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地理书籍,尽管是地理书,但它充满了神话与传说,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山海经》成书于西汉以后,共十八卷,它对了解我国春秋至西汉以后的地理、历史、民族、神话、宗教、动植物等有重要的价值,书中记事多荒诞不经,不仅使自古及今的学者研读不衰,更给一般的读者带来神秘奇幻的艺术享受。
此书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话、宗教,到民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实为研究上古时代绝好的宝贵资料。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无经,所以,《山海经》的书名虽最早见之于《史记》,但司马迁观之却叹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约百年后汉成帝时, 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此书公之于众。 《山海经》涉猎之广,内容之奇杂,从古至今使人对其该归于何类多有分歧。
介绍几本像《山海经》之类的书
干宝《搜神记》 《神怪志异》 聊斋